人民网
人民网>>消费频道

疫情下的农村电商:危与机并存 农产品供应链迎洗牌期

2020年02月12日08:14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小字号

春节期间,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向全国蔓延,疫情突袭,各省区市均采取了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等防控措施。因此,疫情期间,电商成为必不可少的消费渠道,网络代购、村内配送等让居民安心宅家“抗”疫。如何更好发挥农村电商作用,满足消费市场?如何应对疫情对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带来的挑战?疫情又将催生哪些线上新机遇?带着以上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了相关业内专家。

电商成为必不可少的消费渠道

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研究院院长李鸣涛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疫情确实对中国经济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而言,老百姓日常消费需求并没有明显降低,对于口罩、消毒防护用品、蔬菜等日常用品的消费需求有较大提升。对农村电商而言,应该说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

一方面,受疫情封闭措施影响,很多农村地区老百姓外出购物难以实现,电商服务因网络优势成为老百姓必不可少的消费通道。但是,如何发挥好农村电商网点的组织和服务作用、协调好物流配送资源、提升服务体验等依然是农村地区电商下行的主要挑战。

另一方面,疫情期间各大电商平台的订单量都有较大的增长,尤其是盒马、多点、每日优鲜、美团买菜、永辉买菜、叮咚买菜等均出现蔬菜肉类供不应求的情况。李鸣涛认为,城市社区居民在疫情防控期间更多地采用电商满足自己的日常消费需求,这为农村电商的农产品上行提供了更多的销售通道。目前生鲜品类的电商服务平台主要面向的是有一定消费能力的城市社区用户,广大农村地区消费群体的生鲜品类电商消费如何满足也蕴含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挑战也会更加明显,而首次利用电商采购生鲜食品的用户体验如何将影响后续消费。

危与机并存 农产品供应链行业迎来洗牌期

“此次疫情对农村电商发展危与机并存,是对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效果的一次大考,让我们看到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的重要性。”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供应链体系在救灾、减灾中都至关重要。

疫情防控期间,“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等农产品供应事关稳定大局。如何解决农产品上行到城市,满足城市需要,考验了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暴露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物流体系存在的一些不足。

欧阳日辉认为,这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疫情加重了涉农企业运行成本,农产品等生活物资有可能供需失衡,物资断链现象值得关注。二是疫情对我国一些专业物流企业的高效协作提出了挑战。“专业物流企业大都是单兵作战,在信息共享、资源调度方面仍然有较大集成空间。”

此外,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互联网化程度相对工业品供应链要低,原料供应、生产加工、仓储运输、产品销售和配送、金融服务等环节的融合程度不高。疫情突发期间,供应链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得到暴露。而农产品运输体系衔接不畅易造成物资库存积压,运行梗阻。

“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都指向一个专业领域:应急物流。”欧阳日辉表示,当前军队承担了武汉市的物资供应,市内的商贸企业、物流企业完成“最后一公里”。如何建设军民一体的农产品应急供应链系统也是应研究的新课题。

透过疫情对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考验,欧阳日辉表示,后疫情时期,农产品供应链行业将会迎来洗牌机会。

如何解决农产品供应链体系长期存在的问题和痛点,进一步提升农产品供应链体系的效率?欧阳日辉表示,接下来,要完善农产品供应链的互联网化、数字化、智慧化的信息平台,智慧仓储的开发和应用;发展无人或无接触(机械人)配送体系;构建城镇智慧物流与供应链体系;打造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生态协同农产品供应链模式,农产品供应链终端建设加快进程。

此外,在农产品供应链组织模式创新方面,欧阳日辉提出,建立多尺度的物流联邦与联邦式组织机制有助于将有限的物流资源和能力充分高效利用。同类物流企业建立资源与能力共享的物流联邦,应对资源与能力短缺问题。政府和行业组织形成多层次矩阵式的联邦组织机制,起到协调、推动和维持的作用。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信息共享和组织协调机制亟待得到优化。

“受疫情影响,一些中小企业在股票质押、公司债兑付等方面遇到困难,在为企业提供相关金融贷款、化解流动性危机、渡过难关的同时,也将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欧阳日辉说。

疫情催生商业新业态

国家职业教育研究院电子商务行业分院副院长李建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将加快农村电商线上线下融合的速度,催生“在线化”商业模式和业态,加速“共享化”商业模式和业态的发展,促进“非接触服务”的商业模式和业态的发展。

疫情期间,大部分餐饮企业受到直接的影响,外卖送餐成为主要的服务方式。线上购物比例大幅增加,京东到家与沃尔玛、永辉、步步高、永旺等近40家商超合作配送,优化了配送路径,提升了配送效率。在李建华看来,在技术驱动下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一直是包括电商在内的互联网产业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次疫情将会加速这一进程。

此次疫情虽然给传统服务业如酒店、餐饮、电影院、商超、旅游等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和不可估量的损失,但线上消费和购物增长快速,更是加速了在线教育、在线办公、在线游戏、在线娱乐、在线医疗等新业态的兴起,加上5G的商业应用逐步增加,疫情催生了“在线化”商业模式和业态。“2020年可能是‘在线科技’暴发元年。”李建华说。

记者发现,疫情期间,传统餐饮企业和生鲜电商可谓冰火两重天,一个“闲得慌”,一个出现“用工荒”,但是,线上和线下牵手共渡难关,争取了利益的最大化。云海肴、青年餐厅、蜀大侠等21个餐饮企业共计1200人加入盒马团队,促使“共享员工”新业态的出现。

李建华对此分析,虽然“共享员工”是临时性的,但或许市场需求会催生第三方公司专门提供此种服务,有可能对未来10年中国人力资源供给方面的一个最大变化。可谓疫情加速了“共享化”商业模式和业态的发展。

同样,疫情期间,“非接触配送”物流服务新模式也得到飞速发展。李建华认为,中长期来看,随着技术的发展,“非接触式服务”场景需求会增加,无人智慧餐厅、智能快递柜、机器人配送等新业态会迎来发展的机会。

(责编:欧阳易佳、李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