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地震频发,如何用科技守住城市公共安全的底线?
一次次灾难性事故不断霸占新闻头条,带来沉痛打击与教训,也一再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引人思考。究竟如何才能守护住人类最基本的底线——安全?
科技在迅猛发展,一方面,我国的应急救援水平已达到国际前列,国际先进高效的救援装备、卫星遥感、废墟搜索与辅助救援机器人等先进技术手段已配合应用。但从另一方面考虑,公共安全事件一旦发生,几乎是毁灭性的,除了灾后救援措施,是否有更有效的安全监控及从源头预防的手段呢?
事实上,诸如滑坡事故、房屋坍塌、桥梁垮塌等发生之前往往具有变形等预先征兆,通过智能化手段进行实时监测,能有效预警甚至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菲伽智能专注于研发城市公共设施安全监控平台下多模态物理量感知体系,通过5年的自主研发与实践应用,该体系目前包含城市公共设施安全组态软件与7大监测系统——光纤光栅监测系统、测微标定系统、位移/应变监测系统、轴力监测系统、全自动测斜系统、静力水准沉降监测系统、桩基摩阻力监测系统。七大监测系统涵盖无源与有源系统,不仅可应用于房屋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工程、地铁隧道工程、基坑工程等常规领域,还能应用于化工、石化、电力、煤矿、军工等特殊领域。感知体系可实现全天候实时监测,能满足大规模监测、野外监测等特殊监测工况要求。通过搭建城市公共设施安全监控平台,进行从顶层设计到终端布局的系统设计。监控平台与不同场景保持数据的实时交互,一旦数据发生异常,监控平台可通过远程设置提高异常点周围的监测频率,基于数据分析确定数据异常原因,锁定异常位置。通过专家系统辅助决策,借助联动机制加强相关部门协同合作,城市政府可以高效便捷地管控城市公共设施安全。
5年来菲伽智能董事长应继伟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的李建国、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总院的殷建国、普联技术有限公司的焦迪、梅里埃研究所的汪邦运等5位科学家、工程师在接二连三的国内外重大公共安全事故发生后走到了一起,并开始寻思:当城市成为人们赖以生存的主要聚集地,城市结构为满足激增的人口日趋庞杂,如同一台精密仪器日夜运作,零部件越来越多,功能逐渐完善,却再也无法承受住任何一颗螺丝钉的松动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城市的脆弱在于,任何安全隐患都足以让它瘫痪,让身在其中的民众感到不安,似乎缺少一只“天眼”,实时为城市“把脉体检”,防患于未然。不久之后,菲伽智能正式成立,专注于城市公共安全领域的研究,希望用团队所擅长的专业技术为城市量身定制一套“防御铠甲”。
菲伽智能董事长应继伟坦言,对于产品的自信在于“专”和“稳”。早在2012年,菲伽就与同济大学合作,参与相关国家研究课题,进行行业前沿领域研究。菲伽智能利用合作的契机将监测系统应用于课题示范工程中,通过实际应用监测系统得到了验证。2014年,在宁波地铁车站基坑中对轴力监测系统、应变监测系统等进行了应用,得到了积极的反馈。经多年自主研发,目前已申请了20多项专利,其中2至3个发明将申请国际专利,菲伽智能从来不急于证明,对研发的产品极尽严苛,正是通过五年时间的捶打和不断完善,在得到自我的认可之后,才最终决定把它推向市场,去接受市场的检验。
经过潜心研发、实战打磨,菲伽智能推出的“嵌入分布式城市感知生态系统”,均基于物联网架构,旨在构建城市公共设施安全“物理层+网络层+应用层”的新架构,通过传感器感知地层沉降、建筑倾斜、结构变形等物理量,唤醒城市的“感知力”。将使目前城市公共设施体系分散、缺乏监控的现状得以改善,危险得以提前预知与预防,从空间、时间、安全、信息、智慧等方面建立五维智能城市。
2018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59.58%,下个阶段的城镇化建设需走“精细化管理”道路,势必将向智能化迈进。移动设备应用普及,5G时代到来,科技在引领城市生活。菲伽智能在城市公共设施安全领域深耕多年,其构建的感知体系将让城市的每一个元素都协调一致,相互关联;以海量数据驱动的智能AI将使城市成为一个具有智慧的生命体。感知体系随数据洪流,自下而上的蔓延,由外向内的延伸,让城市不仅拥有光鲜亮丽的外表,更让整个城市像钟表一样有条不紊的精密运行。守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最基础需求,这在菲伽智能初创时便已洞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